close

我們推廣一個理念——生前預囑,我們提供一個選擇——尊嚴死,我們提倡一種精神——我的死亡我做主,我們讓夕陽豔麗,我們讓晚霞燦爛,我們讓死亡多情。

3月1日上午,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在其官方微信“生前預囑推廣”上釋出了會長陳小魯先生辭世的訃告。陳小魯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是陳毅元帥之子。

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英文全稱Beijing Living Will Promotion Association ,簡稱LWPA)成立於2013年6月25日,屬公益社團組織,是基於創辦於2006年的“選擇與尊嚴”公益網站基礎上成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推廣“尊嚴死”的公益網站。

開啟“選擇與尊嚴”網站,頁面已經顯示為灰白色調,在首頁顯著位置,映入眼簾的是陳小魯會長致辭中的一段話,這段話概括了他所致力推動的事業“我們推廣一個理念——生前預囑,我們提供一個選擇——尊嚴死,我們提倡一種精神——我的死亡我做主,我們讓夕陽豔麗,我們讓晚霞燦爛,我們讓死亡多情。”

親歷父母和岳父臨終的搶救過程,促使了陳小魯後來投入推動生前預囑的事業。他曾寫過,父親去世時,身上全部是管子,最後用電擊,人都跳起來了,搶救過程可謂慘不忍睹。“我特別難過。”

但在中國最先倡導“尊嚴死”理念的人並不是陳小魯,而是中國第一任公安部長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羅點點曾從事過醫療工作,當她邀請陳小魯加入時,他就同意了。

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希望通過“生前預囑”的方式,讓一個人在健康或者意識清楚的時候,簽署一份名為《我的五個願望》的檔案,當簽署者因傷病或年老無法對自己的醫療問題做決定的時候,這份檔案能夠明確表達一些重要的醫療意見。

就像陳小魯會長致辭中所說,“生前預囑”提供了一個選擇——尊嚴死。當一個人到了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通過《我的五個願望》這份生前預囑,明確表達放棄搶救和不使用生命支援系統的意願,讓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後,而是自然來臨,讓一個人儘量有尊嚴的告別人生。

2017年3月,臺灣作家瓊瑤通過網路發表了一封寫給她兒子和兒媳的公開信:《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信中傳達了她不論生了什麼重病,都不動大手術,不要送進加護病房,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以及不論什麼情況都不能在她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管子,幫她尊嚴死就是兒子的責任。這其實就是一份“生前預囑”。

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推廣的理念中有一項在中國臨床醫療中還處於起步階段:緩和醫療,中國官方稱為安寧療護。2017年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了《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試行)》、《安寧療護中心管理規範(試行)》和《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指導各地加強獨立的安寧療護機構建設和管理。

在“選擇與尊嚴”網站的教育中心版塊,有“緩和醫療十講”的教育文章,從WHO對緩和醫療的定義及其所遵循的原則可以看出,緩和醫療是幫助病人實現尊嚴死的重要方式。

對此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寧曉紅大夫也深有體會,寧大夫是在國內較早實踐緩和醫療並且開展緩和醫療教育的醫生,她與生前預囑推廣協會頗有淵源。

生前預囑推廣協會設有一個勵志獎學金,用來資助有志於從事緩和醫療工作的年輕醫生去國外進修學習,2015年11月寧曉紅作為第一位被資助的醫生前往英國學習,並開啟了自己的生命末期照護(QELCA)培訓師成長之路。

今年新春伊始,寧曉紅大夫順利獲得了由英國聖·克里斯托弗護理院與倫敦國王學院聯合頒佈的QELCA培訓師證書,她是中國大陸獲得這兩個機構頒發緩和醫療專業證書的第一人。此前,她也被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委任為中英聯合培訓專案的中方執行主席。

“緩和醫療要做的事情也是生前預囑要做的,我們的方向是一致的,羅點點老師曾說預囑與緩和醫療是一對姐妹,我覺得非常貼切。”寧曉紅大夫說,“生前預囑是緩和醫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寧曉紅大夫與羅點點女士認識較早,關係密切,但她表示對陳小魯會長僅有過幾次碰面,沒有深入的接觸。“我對陳會長的直觀印象是他的身體很好,我不知道他有冠心病,所以我想他突然離世有沒有為自己的身後事做好準備呢?畢竟生前預囑的存在就是為這種突然做準備的,我自己也還沒有寫過生前預囑,我想應該找時間寫一下。”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arrow
arrow

    wvdyurw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