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常見到這樣的情境:

公園裡的花兒被人摘,草坪被人踩,霓虹燈也被砸壞——破壞者卻為自己的命中率而沾沾自喜!還有,公交站牌滾動的窗玻璃碎了一地(被人砸壞),共享單車被人扔進河裡……

這些公益工程礙誰啥事?誰?為什麼這麼缺德?

從根本上說,這源於某些人的精神空虛和自私自利。

如果不加控制,就有可能會侵害別人的生命。例如,一碗麵引發的火車站殺人案,因爭執而起的摔童(致死)案等。

蘇霍姆林斯基也舉了一個例子:一個青年因嫌別人沒讓路而拔刀相向,路人瞬間死亡,他也被判死刑。行刑前,他雖然內心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卻沒有一絲絲真正的懺悔,他只是想祈求別人對他生命的同情和憐憫。早幹嘛去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你把自己喝水的井填沒了,你就只能遭受乾渴的痛苦。

教訓就是:既然我們都從這個井裡取水喝,就要保持水源的清潔。

也就是說,要保持生命源頭的善意。

具體需要怎麼做呢?

常言道,從小看大,三歲看老。

在對孩子道德教育中,家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要教會給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

孩子剛出生時,乾淨得如同白紙,沒有什麼善惡觀念。對孩子來說,他最初的各種行為只是對周圍世界的探索,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所以,即便孩子做了壞事,他內心也沒有惡意,大人也不要覺得奇怪,更不能隨便貼標籤。但是,大人卻必須趁機讓孩子明白“這是不對的!”幫孩子明是非,樹立善惡觀念。

比如,孩子動不動就打罵,或者踩踏草坪,破壞花草等,家長要立馬制止,並讓他明白這樣做很不對,幫助他樹立起正確的觀念。

長此以往,孩子不僅自己不做壞事,對別人的破壞行為,孩子也提出抗議,因為,只有孩子保持了最純潔的率真性。

蘇霍姆林斯基還舉一例:

一個暑假,我帶著孩子們去旅行,途中口渴,遇到一個老奶奶。這善良的老奶奶把他們領進了果園,用蘋果烤熟的土豆款待了他們。道謝後,他們就出發了。走出了半公里,突然想起沒有收拾果皮等垃圾。

這時候,就有人說:“回去收拾乾淨。”

我當即表示支援。

孩子們成群結隊的跟著我往回走。

但只有小明沒有動,他說:“我要坐在這兒歇一會兒。”

但是,當他聽到孩子們齊聲憤怒的指責時,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總之,讓孩子在童年時就多次體驗這種正義思想獲勝時的心情,感到自己是個勝利者,併產生一種自豪感,也對不良行為表示憤慨。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到了少年時期,就不可能有這麼明顯的效果。

也讓孩子意識到世界上還有卑劣、醜惡的東西,甚至就在身邊。可是,由於自己無力讓他變得更好而產生憂傷或者難過。這樣,就會對醜惡更厭惡,並漸漸轉移,用來檢查自己的行為。讓他們通過公益行為或通過對他人的幫助而感覺自己是個好人,從而產生一種尊嚴感,一種對自身力量的信任。反之,就會有一股羞恥心。羞恥心是承載自尊心這條大船的深水,是自尊心產生的根源。童年要體會到對卑劣行為的蔑視,也會因別人的痛苦而分擔憂愁。

總之,應該讓孩子有做“一個好人”的志向,讓孩子的生命充滿一股向善向善的力量。

要想法培養孩子對不良行為的不妥協。

第一,從反對懶散、無所事事、消磨時間,開始做起。

懶惰是一切罪過之母,要教育孩子反對懶散。

保爾·柯察金的話,可以作為座右銘:“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因為生命屬於人的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在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第二,要幫助孩子去克服困難,並從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獲得自信的力量,以及意志力的增強。

第三,要多讀書,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每一個孩子頭腦中都要有日思夜想的一二百本書,並受到其中的精神啟示。

如果一個人不求知,那麼他的精神就會乏味,就等於在自己和世介面前放了一道無形的柵欄,讓自己陷入狹隘和貧瘠。

家長或者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精神生活的大廈。

首先,讓孩子走進你的藏書室,讓孩子因為遭遇知識而驚奇。然後,指導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書,讓書鍥入孩子自身的生命裡,讓書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

第四,樹立生命就是財富的觀念,學會珍惜生命。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考慮孩子在在家庭中的精神關係。比如,他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他是不是感到自己是父母的最愛,父母是不是他最大的財富。這就是家庭義務感或者責任感的根源。

第五,讓孩子學會剋制自己不合理的慾望。不能任性胡鬧,不能損害別人的自由,也不能因為自己的懶散而損害了別人的利益。比如,有個好動的孩子很任性,除非睡著那一會兒,任何時候都要騷擾別人。家長或老師就可以適當進行懲戒,比如,等值的懲罰,也讓他親身體會被人騷擾失去自由的痛苦滋味。親身體驗過幾次,他就會產生同理心,學會推以及人,漸漸地克服任性胡鬧的惡習。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教育中最忌諱空洞說教。單純說教換來的不過是無動於衷、或反感,或耳邊風,或陽奉陰違。與其說教,不如自己率先垂範,或讓孩子親身經歷,或引導閱讀,進行角色自居,轉化成為孩子自身的信念,並付諸於實踐。

還有,不輕易承諾。在孩子沒明白承諾的責任,或者無力自己承擔責任的時候,不要讓他輕易承諾。否則,就有可能造成說謊而不自知的悲劇。老師也要珍惜自己的言語,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一定要自己的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而不是不了了之。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第53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vdyurw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